您目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班级在线 > 大二班 > 科学育儿 > 正文

预防秋季传染病(一)

发布时间:2025-09-12 点击量:

秋季气温转凉、昼夜温差大,同时空气干燥,病原体易滋生传播,是儿童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袭。家长掌握科学的预防知识,能为宝宝筑起一道健康防线,让孩子安稳度过秋季。

一、秋季儿童常见传染病及识别要点

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,有助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。秋季宝宝易患的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:

  • 流行性感冒(流感):由流感病毒引起,传染性强。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严重,常表现为突发高热(39℃-40℃)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,可伴有咳嗽、咽痛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。部分宝宝可能出现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病程一般3-7天。

  •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:高发于幼儿园、学校等集体场所,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。典型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部分伴有低热、头痛,呕吐症状在儿童中更为明显。病程较短,通常1-3天,但易造成集体暴发。

  • 手足口病:由肠道病毒引起,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。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手、足、臀部、臂部、腿部出现斑丘疹,后转为疱疹。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,少数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,需密切观察。

  • 轮状病毒肠炎: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,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。症状为急性起病,先有发热、呕吐,随后出现腹泻,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,每天数次至十余次,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

  •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: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,表现为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喘息,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,是秋季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常见病因。